與藝術同行,愿做一個擺渡人******
酈韓英,著名企業家、藝術收藏家、美術館創辦人
口述/酈韓英 整理/蕭丁
新近,浙江諸暨市鴻一美術館舉行開館首展。由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和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兩大主題展《雪泥鴻爪·名家精品展》與《疊翠流金·陳鈞德繪畫藝術展》同時亮相。展品悉數來自鴻一美術館創始人酈韓英女士的私人收藏,包括顏文樑、劉海粟、林風眠、關良、倪貽德、吳大羽、周碧初、呂斯百、朱沅芷、唐蘊玉、胡善馀、李青萍、沙耆、任微音、閔希文、朱膺、朱德群、蘇天賜、陳鈞德等諸多名家名作。展品精良,揭示了民國以來中國百年油畫史上一個個閃耀片段,作品自身的光芒及其蘊含的深厚歷史,令人感受油畫民族化探索和發展的脈絡,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酈韓英館長,1971年生于浙江諸暨,系著名企業家、藝術收藏家、美術館創辦人。她口述了自己與藝術結緣二十載心路歷程,其收藏、研究、辦展等方面體會給人頗多啟迪。
——編者
2023年1月上旬,諸暨市鴻一美術館舉行開館首展。這是繼創辦上海鴻一美術館之后,我又創辦的一家展覽空間更大、藝術包容更強的美術館。此時此刻,許多往事浮現腦海,涌在心頭。我與“藝術”結緣二十載,從收藏入道,繼而辦館,還鉆研藝術史、美術史等,對藝術有越來越深的認識和感情。是藝術讓我進一步體會到,何為人生意義,何為藝術精神。
從兒時的夢想出發,在藝術旅途不斷探幽
我生在諸暨農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風淳樸。
我有6個兄弟姐妹,我排行老五。依靠父母勤儉持家,小時候我們能過上溫飽。我打小學會了為父母分擔勞作,放學后去放鵝、放牛、割草等。晴朗的日子里,當鵝和牛在山野里悠然吃草,我就拿著硬樹枝在泥地上盡興涂鴉,畫樹啊、鳥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念書時成績名列前茅,尤其數學等,但我上課常作白日夢,有時聽著聽著就云游遠方了。記得那時所有課本的邊邊角角都被我隨手畫了有趣的圖案,“嫦娥奔月”故事是我畫得最多的。老師曾經問我:“你的夢想是什么?”我毫不猶豫答道:“想做畫家?!?/p>
中學畢業后,為了生計,我學做裁縫。在當時的我看來,裁縫也是藝術家啊,靠著心靈手巧,將一塊塊布料裁剪出千變萬化的服飾。幾年后結婚,便與丈夫一起投身創業。
記得是1996年,我們開始“做工程”,承包基建。干這一行,得益于二哥的引導,通過他,我們闖入了一個門檻較高的行業。丈夫老周做事踏實、很有韌勁,也挺顧家。我們倆齊心協力,胼手胝足,從建筑承包到地產開發,一路學一路闖,干得“沒日沒夜”,“風雨兼程”。有了經濟基礎,在城市添置房產后,我們自然而然買些字畫裝飾環境。我和丈夫都熱愛藝術,見到喜歡的書畫、雕塑、玉飾就買買買,很快,家里的藝術品堆成小山了。
2000年前后,我們結識了不少學院派出身的國畫家、書法家等,也零零散散買了些作品“試水”藝術投資。至200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和丈夫成了“藝術贊助人”。那時中國美術學院有位畫家準備舉辦個人畫展,但場地租賃、畫冊出版、海報請柬印制、酒會安排等等需要200萬元。那時的200萬元可以買兩三套商品房了。經朋友牽線,我跟丈夫首次以“藝術贊助人”角色提供所有資金,幫助畫家解燃眉之急,也因此拿到了畫家的一批精品力作。我們將拿到的作品分送各路親友,自己則嘗到了藝術資助和藝術收藏帶來的雙重快樂。后來,在上海浦東購置了一幢近三千平方米的別墅后,我根據歐式建筑的風格配套要求,開始搜尋更適合別墅懸掛的油畫作品。一天,我利用在新加坡陪兒子讀書的間隙,逛了當地原創畫廊,被一幅風景油畫牢牢吸引了。那是我第一次“邂逅”陳鈞德老師的作品。駐足凝神欣賞,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陳老師的繪畫有一種內在力量能一下子抓住你,打動你,作品色彩鮮艷卻又高貴,令我愛不釋手。我從這家畫廊先后買了七幅陳鈞德的作品,將它們從新加坡運回了上海浦東新家。后經朋友介紹,有幸結識了藝術家本人。從那時起,我經常去陳老師家坐坐,喝茶閑聊。陳老師是有深厚造詣又非常純粹的老派藝術家,一提繪畫藝術便喜不自禁,滔滔不絕,往往寥寥數語就能講到精彩的關鍵點上。他讓我懂得,收藏的根基永遠在于藝術價值。作品有了藝術價值,作品價格才會堅挺。他在畫室里翻尋畫作或其他什么,走起路來“篤篤篤”像小跑,有趣極了。不知不覺中,我成了陳鈞德繪畫藝術的主要收藏家之一。令我特別滿足的是,在他生前我們有過無數次無比放松的交流,他非常耐心、直率地談論創作所感。他的不少代表作,包括《夢境》《雙人體》《色草檸檬圖》等等都被我珍藏了。我也特別注意收藏他不同時期的作品,形成一定程度的收藏系統性。
可以說,從任性“買畫”到理性“藏畫”,轉折點是從跟陳鈞德交往開始的。隨著收藏數量、質量的提高,我對陳鈞德老師的藝術興趣既走向寬度也走向厚度,所花精力也最多,從文獻梳理到風格研究,再到召開學術研討會,組織不同主題的個展或群展等等。我覺得有關陳鈞德創作研究目前只開了一個頭,有待專家學者不斷挖掘和研究,我做得還不夠。
世上的油畫風格有許多種。我對其中的“意象繪畫”情有獨鐘。我以陳老師為一個坐標點,在時間軸上往前推移,查找還有哪些屬于自己心儀的藝術家。順著這一脈絡,我重點研讀了開啟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三位拓荒人物:劉海粟、顏文樑、林風眠。特殊年代,陳鈞德曾經得到他們的寶貴私授。斗轉星移,我竟也能通過不同渠道收藏了三位大師的佳作,真是靠了藝術緣分。印象最深刻的是劉海粟先生的一幅作品《巴厘島風景》。
2017年西泠拍賣行舉行“現當代藝術品拍賣”。為了不錯漏機會,我在現場守候到半夜2點多鐘,現在想想我也夠執著的。劉海粟先生的《巴厘島風景》是和一本日記一起舉拍的,日記是日本記者于1940年所寫,當年他在上海與好友蕭先生互相贈禮,日本記者拜訪蕭先生時送了一方印章,而蕭先生給了他一幅好友劉海粟先生的作品。日本記者精心保存這幅畫,80年過去了,他本人早已去世,其后人也一直收藏得好好的,連同日記一起。該日記“還原”了當年的一段友誼。作品本身非常精彩,其背后故事折射的文獻意義,都讓我激動不已。這件作品拍回來后,劉海粟的小女兒專程來我館里看這幅畫,又給我講了她父親的另一則故事:其實,這幅作品是在巴厘島避難時畫的,當時劉海粟先生在國內辦學倡導人體課,被軍閥視作流氓罪要抓起來,劉海粟先生為避難去巴厘島,即是通過日本中轉的,當時戰亂,靠這個日本記者幫忙才得以成行。故事到這里還沒有完,后來因為這段與日本人有過往來的經歷,劉海粟受運動沖擊時便多了一條“罪狀”。通過作品內外的故事,我感觸很多。我覺得收藏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不僅能保值增值,還有助于還原歷史,傳承文化。
近七八年以來,我一直處于在研究中做收藏,又在收藏中做研究。這樣的修行方式令我非常充實。在我收藏的早期現代藝術中,關良先生的那幅意寫性繪畫《桃子與花》深得吾心。陳鈞德老師說過,關良先生的繪畫觀念非?!白杂伞?。從這幅藏品里我是深有感觸。關先生的自由,是中國式的立體派?!短易优c花》的畫面結體以一種變形超然存在,無論花、果、物的圓,紋理、盤的方以及與紋飾的葉形呼應,都營造了卓越的形式美感。
我時常將吳冠中、蘇天賜、陳鈞德等作品作比較性觀賞,深感他們的語言風格都非常鮮明,技巧也都高超,但又有一種內在的聯系,尤其在探索油畫民族化表達方面,都洋溢著濃郁的東方趣味及精神。還有我收藏的朱德群的《NO.282》。畫面一揮而就的筆觸,融合了傳統氣韻、宇宙心靈、大象無形、張力十足的超現實意境。我也喜歡將倪貽德、周碧初、呂斯百等進行比較,他們都具有江南文化的背景,都倡導現代主義美學,在個性化語言中均有卓越建樹,但他們繪畫里都充滿一股溫暖的力量,這是一種歷經風雨仍然理想堅定的精神品格,也使海派文藝血脈得以繼承和延續。還有兩位畫家的藏品令我常常凝思。一個叫朱沅芷,一個叫沙耆。朱沅芷1921年移民美國,是個英年早逝卻極具才華的藝術家。我收藏的《紐約之夜》(50×61厘米),是他成熟時期偏傳統手法的油畫,筆調輕松、詼諧,光影生動而洗練,營造的意境栩栩如生。他不滿四十歲得了精神疾患,郁郁寡歡,因而他的作品彌漫著“不一樣的味道”。沙耆呢,1937年留學比利時,在素描、油畫、雕塑等多方面表現出異稟,三十多歲天妒英才,使其得了精神分裂癥。我收藏的是沙先生早期留學的精品,寫意性勾勒所顯示的天賦叫人過目難忘。從早期現代美術運動先驅們的藏品里,我感受到大時代洪流留下的烙印是那么清晰,他們竭盡全力去拼搏去奮斗,用飽蘸情感的畫筆去描繪真善美,他們的作品中流露了那個年代藝術工作者民族審美、形體感知、色彩語言的特色,耐人咀嚼。
我列舉的這些藝術家及其藏品,大多來自公開拍賣,也有一部分來自家屬。每次發現拍賣會上有我期待的藝術名家的作品,我都會順著藝術家的成長經歷和藝術變化,研究所拍作品的時代背景、創作思想以及藝術家的精神狀態,當然也作多方面的鑒定。無數次的觀摩、研究、鑒定、交流,使得我在藝術收藏的道路上領略到無數“奇異的風景”。
藝術是奇妙的,當然是指藝術杰作。我的收藏基本沿著三大主題,其一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繪畫,藏品涉及中國油畫界第一代、第二代諸多藝術前輩,也包括與他們同時代的法籍日裔繪畫大師藤田嗣治,以及當年受林風眠邀請來北平和杭州國立藝專任教的法國著名畫家安德烈·克羅多等;其二以當代海派油畫領軍人陳鈞德老師的專題為主,包括比陳老師年紀稍長或差不多同輩的新中國美術運動旗幟人物靳尚誼、羅爾純、聞立鵬等等;其三是更年輕一些的當代優秀意象派畫家的作品,包括外省市的戴士和、閆平、王克舉、張冬峰、任傳文、段正渠、黃菁、管樸學、李江峰、王琨以及上海本地的周長江、俞曉夫、姜建忠、黃阿忠、劉曼文等等。我的朋友圈,我的事業,如今都圍繞著藝術轉,這是過去想也沒有想過的。
與藝術一起擺渡何其幸焉。我也愿做一個擺渡人
當一顆種子在心里埋下,天時地利的時候總有發芽、會長大。
美術館于我就是這樣的。2014年,我與丈夫商量,他繼續在房地產領域深耕細作,而我準備“歇一歇”,先玩玩藝術品等。丈夫以為我只是“暫時的休整”,當然表示理解和支持,卻不料我一干就干到今天,“毫無收斂的跡象”。藝術于我就是這樣吸引力十足。
我利用原先上海公司總部的辦公地,請專業設計師設計,改造成符合專業美術館要求的上海鴻一美術館。新設計改造后的美術館一經亮相,圈內外可謂“眼睛一亮”。
鴻一美術館在博物館、美術館星羅棋布的上海,規模不算大,但允許我“王婆賣瓜”自夸一句:影響力卻不小。因為,我們非常注重特色。我們的特色是小而精,立足的根本是展覽質量。鴻一美術館開館第一年,也就是2016年,即先后舉辦了《陳鈞德油畫作品展》《“寫影意趣”——中國名家油畫作品邀請展》《青年藝術家作品展》《“東韻·西語”黃阿忠繪畫作品展》《“浮生·心界”任傳文紙本水彩作品展》《“與名家同行”——首屆國際水彩名家上海年展》等等,其中,《陳鈞德油畫作品展》的全部參展作品來自我的私藏,造成了一定的轟動。當時陳鈞德與妻子羅老師特地趕到我們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美術館來觀展。許多美術界、評論界、收藏界大佬也抱以“驚奇”接踵而至。之后,上海灘上耳熟能詳的藝術名家,以及外地優秀藝術家,還有國外名家都相繼來辦展。我們還推出《“與名家同行”——首屆國際水彩名家上海年展》,主辦首屆“國際水彩訓練營”,安排在國際水彩畫領域聲譽卓著的外國水彩大師西蒙尼、約瑟夫、佐拉茲等擔任導師,親臨鴻一美術館向青年學員傳授技藝,并與學員們一起在外灘寫生,言傳身教。那時,我忙得不亦說乎,幾乎每天一睜開眼睛,滿腦子想著美術館事兒。為了替觀眾找到藝術“新面孔”,我每年不辭辛勞,馬不停蹄地奔走于北京、吉林、湖南、廣西等地;每隔一段時間,就在鴻一美術館推出一個或若干個“新面孔”。所謂“新面孔”并不是初出茅廬的年輕畫家,而是指外省市那些暫時不為上海藏家或觀眾熟悉、但曾多次參加全國性美術大展的優秀畫家。
當然,“發掘”藝術家辦展的過程伴隨著甜酸苦辣。譬如,油畫家任傳文,是意象油畫當代性探索代表性人物。他的繪畫十分注重精神感受,他用油畫、水彩所描繪的風景都不是直接從眼中所見的現實“截取”,而是帶有類似文學的追憶、回望,意境似實還虛、似真亦幻,令我非常喜歡。他在上海乃至江南一帶知音還不多,我卻覺得非常好,就滿腔熱情在鴻一美術館為他策劃個展。迄今我已經兩次為任傳文老師策劃舉辦了油畫和水彩展。
眾所周知,辦美術館,是造福于民眾的文化事業,也是很燒錢的公益事業,故有人將美術館比喻為“吞金獸”。是啊,但凡美術館想長久健康地生存,離不開政府和社會各方的支持。從我看來,創辦美術館的初心是單純的,即“熱愛”二字。全世界美術館的生存模式幾乎都靠“貼錢”養著,有的靠政府補貼,有的靠基金運作。創辦鴻一美術館,我對“燒錢”也有心理準備的。一方面,我自己會定期拿出部分資金投入美術館,也會將一部分私人藏品捐獻給美術館;另一方面,我會發揮多年從事房地產開發和金融投資等經驗,發動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美術館建設,讓這個公共的文化藝術空間具有持續生存發展的能力。
在上海創辦鴻一美術館數年后,我感到應該為生我養我的家鄉諸暨也創辦一家。那時,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的“計劃”更大了,最初拿土地的時候就想著要蓋一座規模逾萬平方米的藝術綜合體,包括一座藝術酒店+一座現代美術館。
兩年前主體建筑完成,這兩年在做裝修。諸暨鴻一美術館與上海鴻一美術館不同。它的設計團隊具有國際背景,更具國際范兒。一萬多平方米的建筑里,包括兩大展示廳、學術報告廳、會議室、開幕走秀場所、咖啡吧、資料室等等,還有一定規模數的星級酒店客房。目前還計劃再建一個窯廠,專門用于燒制藝術家的陶藝作品及其衍生品。根據它的條件,我們將集藝術展覽、少兒美術培訓、主題寫生活動、繪畫高研班等于一身,立體化地提供公共美術展示、教育等服務職能。具體到展覽上,初步計劃有油畫、水彩、當代水墨、雕塑、裝置,以及全國乃至全球邀請展或雙年展。適當時候,還舉行小型拍賣,讓人們將藝術帶回家。
回顧多年以來,我游歷了許多國家和地區,每次都情不自禁流連在博物館、美術館。當年作為“觀光客”“藝術朝圣者”,更多只是觀摩。如今,自己轉型成為美術館創始人、館長,我思考的東西越來越多,落腳點也不一樣了。我想,意大利、法國等一些城市里,街頭豐富的雕塑,以及星羅棋布的美術館、博物館、畫廊,滋養著那里的民眾。我多么希望,家鄉諸暨也有越來越多藝術機構,讓家鄉人民、尤其家鄉下一代能受到濃厚的藝術熏陶。所幸的是,夢想一步步照進了現實。懷著公共意識、文化意識,我將對自己在藝術方面的國際資源、外省資源、上海資源等作有效整合,為家鄉諸暨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公共文化項目。
總之,我跟“藝術”打交道已有二十多年。人生是一場獨自修行。人人都在時間的河流里一次次地擺渡,家庭、老師、友伴、同事等生命旅途中遇到的人們不斷成為渡船,使得我們能跟隨時代不斷向前。其間,我能找到“藝術”一起擺渡,何其幸焉。我也愿做一個擺渡人,將美術館建設成一個渡船,幫助更多人與藝術同行。這,便是我的理想。
中國烹飪協會:元旦餐飲市場恢復向好 春節消費值得期待******
中新網1月4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宋宇晟)2023年元旦期間,各地餐飲市場回暖,“煙火氣”升騰。中國烹飪協會3日發布文章稱,元旦餐飲市場恢復向好,春節消費依然值得期待。

其中數據顯示,假期間北京餐飲企業客流明顯回升。元旦當日,慶豐包子鋪北海店同比去年增加48.3%,華天二友居亦莊店同比去年增加35%,同和居什剎海店同比去年增加26.6%,華天延吉餐廳西四店、香妃烤雞新奧店的營收也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北京眾多餐飲企業也紛紛推出節慶促銷活動。
此外,各地政府為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活力,通過發放消費券等形式助力居民消費。陜西、江蘇等地啟動元旦餐飲促消費活動;??谑新摵橡I了么平臺投放350萬元外賣消費券;廣州市餐飲類消費券總金額達3000萬元。業內專家表示消費券的發放有利于促進居民消費,激活消費場景,支持餐飲業回歸常態。

1月2日,美團元旦消費數據顯示,餐飲方面,假期前兩日,全國堂食和線上交易額較上周增長超1倍,其中,江蘇、浙江交易額增長超2.3倍,堂食消費恢復旺盛。
元旦小長假,線下線上消費需求同步增長,為餐飲行業注入復蘇動力。大眾點評必吃榜的“新年”“元旦”“跨年”主題菜品銷量周環比增長6.4倍。呷哺集團旗下呷哺呷哺、湊湊火鍋、歡樂燒肉趁燒等品牌,共計千余家餐廳客流增長超預期,數據顯示,北京、河北、天津市場較疫情放開前同店增長320%、500%、300%以上,總體恢復到疫情前近8.5成。
線上外賣數據顯示,“新年”等關鍵詞搜索量相較節前上漲了4倍以上。從地域上看,北京榮登新年外賣訂單銷量榜首,其次是廣州、上海、蘇州、成都。從品類上看,火鍋、燒烤、小龍蝦、甜點飲品成為復蘇最快的品類,火鍋訂單環比節前增長90%,燒烤訂單環比增長30%?;疱佉渤蔀橄M者跨年餐的最愛。
元旦期間,隨著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多地放寬跨省流動限制,帶動消費者出行半徑擴大。攜程數據顯示,元旦假期跨省吃住游占比已近六成,較中秋小長假穩步提升,同比2022年元旦增長34%。
中國烹飪協會認為,隨著各類擴大需求的政策舉措落地顯效,全國堂食、宴會、跨省旅游等活動逐漸恢復,節日的到來促使消費市場主體信心得到提振,經濟發展活力重新釋放,為即將到來的春節餐飲市場創造了良好的開端。(完)
搜索
復制
網賭大數據分析軟件地圖 |